防汛救災是一場硬仗,災后重建任務更是艱巨。隨著洪水消退,城市的生產生活秩序逐步得到恢復,而農業(yè)生產恢復、農村災后重建,受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等現(xiàn)實條件限制,仍然面臨不少困難。這次特大洪澇災害,對河南省食用菌產業(yè)造成了不小的損害。河南是食用菌產業(yè)大省,2019年全省食用菌年產量達到540.94萬噸,占到全國食用菌總產的七分之一左右,確保災后食用菌穩(wěn)產對保障市場供應,穩(wěn)定菇農收入起到很重要作用。
這次災情對河南省食用菌生產造成了哪些影響?災情中食用菌企業(yè)如何彰顯社會責任?災后如何進行食用菌生產自救補救?菇農如何進行災后農業(yè)險理賠?本刊針對這次河南災情策劃了《風“豫”同舟 災后重建》專題內容,通過采訪河南省部分企業(yè)、專家、經銷商、種植戶等,為這些問題一一尋找答案。了解到災情下,河南食用菌行業(yè)同仁共克時艱,共渡難關戰(zhàn)勝災情的信心和決心。
7月中旬以來,河南普降暴雨,全省受災情況嚴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災情面前,民族企業(yè)踴躍捐款捐物,踐行社會責任;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奮不顧身沖到一線,用身軀筑起了一道道鋼鐵長城;普通百姓舍小家顧大家……他們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中原大地可歌可泣的抗擊災情的時代贊歌。
河南世紀香食用菌開發(f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李彥增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榮獲“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世紀香作為河南省鄭州市許昌市的一家食用菌公司,鄭州、許昌、長葛等地造成遭遇洪災,在雨情、水情、災情面臨,李彥增牢記初心使命,矢志踐行一名黨員對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積極行動獻愛心。7月22日中午,李彥增親自帶領公司黨員和骨干,犧牲休息時間,精心挑選一批為國外客戶生產出口的珍稀食用菌組合罐頭和世紀香采用國內領先技術剛剛生產出的一批工廠化瓶栽靈芝干品,調配出口計劃,組織貨源。
7月23日通過許昌市建安區(qū)慈善總會聯(lián)系,親手將這批價值22萬元的食用菌救災物資送抵長葛市慈善總會,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我公司黨員和骨干都愿意盡自己微薄之力幫助受災的鄉(xiāng)親們,鼓舞抗災士氣,助力抗擊災害。這也是我們企業(yè)應該做的,下一步,公司也將積極參入到災后的重建工作中去,幫助受災食用菌基地盡快恢復生產?!崩顝┰稣f。
7月23日,盧氏縣洛河流域遭遇上游洪峰過境,盧氏縣聰霞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潘河鄉(xiāng)食用菌種植基地被淹,受損嚴重。“這次暴雨,我們基地內18個大棚、近20萬棒香菇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百萬。但盧氏縣有中華財險香菇保險政策,對菇農來說是種福音,為我們減輕了洪災造成的經濟損失。要是沒有保險支撐,其實我們是很難支撐下去的?!比T峽市盧氏縣聰霞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李聰霞說。洪災發(fā)生后潘河鄉(xiāng)書記等領導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疏散人群撤離災區(qū),并聯(lián)系相關部門進行核實,7月23日下午,中華聯(lián)合保險盧氏支公司接到合作社報案,勘察人員第一時間趕到,7月24日完成所有理賠賠款共計65.7365萬元。
據(jù)了解,食用菌產業(yè)作為盧氏縣農業(yè)的主導產業(yè),在生產過程中遇到自然災害會給菇農造成巨大經濟損失。2017年以來,為了助力河南省盧氏縣菇農生產,中華財險河南分公司盧氏支公司因地制宜開發(fā)了香菇互助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yè)保險業(yè)務,承擔起盧氏縣產業(yè)金融扶貧任務,提升菇農生產活力。
中華聯(lián)合保險盧氏支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7月23日,盧氏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食用菌基地受損以來,我們接到菇農報案后,第一時間趕赴現(xiàn)場進行勘察菇農損失情況,盡快將理賠款送到菇農手中,為菇農解除后顧之憂。
天氣是食用菌價格的晴雨表。河南暴雨對食用菌價格有沒有帶來影響?近日,從河南省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fā)市場萬邦果蔬蔬菜市場獲悉,目前市場食用菌供應基本正常,市場貨量充足,貨源穩(wěn)定,近期因為產地價格有所上漲,但漲幅不大。
“這次暴雨對市場上各種菇類價格造成的影響不大,個別品種如香菇、平菇在災后比災前上漲1-2元,其他菇類價格基本穩(wěn)定。”河南萬邦國際剛記菇行總經理蘇明杰告訴記者。市場上菇類貨源還是比較充足,山東、江蘇、福建等地的食用菌都能運輸過來,保證了市場上食用菌價格的穩(wěn)定,市民可放心購買。
河南作為食用菌大省,受暴雨影響,導致全省部分市縣被淹,農業(yè)生產遭受嚴重損失。受災地區(qū)部分食用菌大棚進水、垮塌,栽培原輔料和菌袋泡水,嚴重影響了食用菌生產,為了讓廣大菇農及時、科學合理地做好災害后生產自救工作,降低生產損失,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副研究員、省食用菌協(xié)會會長康源春針對洪災后食用菌生產自救補救總結了幾點建議。一要加強安全生產意識。暴雨洪澇過后,首先做好菇棚用電安全檢查,關閉電源,防止發(fā)生漏電危險,傷及生命。二要排除積水。暴雨洪澇過后,盡快進行水道疏通,保證排水通暢,以及時排除菇棚積水,避免棚架立柱長時間浸泡,避免菇棚傾斜和倒塌。三要清理淤泥。暴雨洪澇過后,棚內存留較多的淤泥,不僅泥濘,還存在雜菌病蟲害的隱患,要第一時間清理出棚。四要加固修理受損菇棚。暴雨洪澇過后,檢查大風大雨對棚架和遮陰網的損壞情況,加固修理受損菇棚,及時縫合修復遮陰網,排除生產隱患。五要做好防災、防疫工作。有條件的地方對受災菇棚進行消毒處理,避免雜菌和病蟲害的爆發(fā)。
六、及時清理菌袋。盡可能收集沖走的菌袋,及時清理袋上淤泥污物,受災較輕菌袋,清理后及時上架,減少擺放數(shù)量,加強通風,使菌袋水分盡快降到合適含量;受災較重菌袋盡量分開擺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對袋子再次進行刺孔排濕(具體刺孔數(shù)量要根據(jù)進水多少靈活掌握),為秋季正常出菇打好基礎。千萬不要長時間堆放,防止發(fā)熱燒菌。七、防止雨后高溫。近期處于夏季伏天高溫時段,既要預防暴雨的危害,又要預防極端高溫的危害。香菇越夏期內,密切關注菌袋培養(yǎng)料內溫度變化,菌袋內部超過30℃時,要及時采取噴水降溫并加強通風。檢查香菇越夏大棚場地內遮陽網搭建的牢固程度和遮陽效果,防止部分區(qū)域暴露導致陽光暴曬。檢查香菇菌袋含水量,避免菌袋內培養(yǎng)料缺水導致香菇菌絲萎縮死亡。積極預防香菇菌袋發(fā)生蟲害和雜菌,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清除垃圾,杜絕病蟲滋生蔓延。
康源春強調,菇農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積極提前做好防護措施,盡可能防止或降低極端天氣的危害,將食用菌生產受損程度降到最低。災難無情人有情,風雨過后見彩虹。隨著洪水的逐漸消退,中原大地重新又恢復了生機,大家眾志成城,齊心協(xié)力重建美好家園。
7月中旬以來,河南省出現(xiàn)大范圍強降雨,鄭州、新鄉(xiāng)、安陽等地遭受多年不遇的極端強降雨天氣,并引發(fā)了嚴重的山洪、泥石流災害,導致眾多鄉(xiāng)鎮(zhèn)被淹,農業(yè)生產遭受嚴重損失。
受災地區(qū)部分食用菌大棚進水、垮塌,栽培原輔料和菌袋泡水,嚴重影響了食用菌生產。據(jù)食用菌產業(yè)技術體系組織專家到全省食用菌重點縣進行實地考察,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新鄉(xiāng)、盧氏、清豐、西峽、汝陽等食用菌主產縣受災較為嚴重,周口、滎陽、濮陽、信陽等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全省香菇、平菇、木耳、草菇等食用菌菌棒(菌床)受淹絕收約380萬棒,近2000座大棚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近1億元。為了讓廣大菇農及時、科學、合理地做好災后生產急救工作,降低生產損失,特提出如下建議:
時刻牢記“安全第一,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則,在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寧可菇棚、菌袋受損,也不可隨意開展生產作業(yè)。
仔細檢查菇棚是否存在傾斜、倒塌的風險,如果存在安全隱患,人員不要進入菇棚,將險情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若菇棚無倒塌風險,進入菇棚前檢查電線是否正常,避免觸電。只有在確定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開展生產自救工作。
及時排除菇棚內及棚周圍積水,在菇棚四周挖排水溝和滲水井,內澇嚴重的可以用水泵排水,減少菇棚和菌袋在水中浸泡的時間。
洪水過后菇棚內及周圍的大量淤泥也要及時清理,保持菇棚內部及周圍環(huán)境的清潔。
排水后,及時暴曬閑置菇棚,保持生產大棚的通風透氣,并用5%石灰水、800~1000倍液的高效綠霉凈(或美帕曲星)或30ppm的農用鏈霉素等殺蟲殺菌劑噴灑墻體和地面,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二)修復破損倒塌菇棚。對于正在進行生產的大棚及時加蓋遮陽網,做好棚頂防雨遮陰工作,避免高溫高濕和二次降雨對食用菌造成次生危害。 對因災損壞的菇棚要及時加固菇棚支架和棚內出菇架,防止菇棚二次倒塌、菇袋受損,并及時加蓋遮陰網等,避免天晴后強光損傷菇袋。嚴重垮塌的菇棚內的菌袋,要及時轉移至安全、堅固的大棚中,進行后續(xù)發(fā)菌、出菇管理。無法修復的倒塌菇棚要及時清理,保持種植場地的清潔。
對于未被洪水浸泡或短時間浸泡的出菇菌袋,要及時搶收菇耳,進行保鮮處理或晾曬、烘干。對于受洪水長時間浸泡的出菇袋,要將壞死的菇蕾和成熟耳片及時采摘清理,避免死菇腐爛引發(fā)病蟲害。
如果棉籽殼、玉米芯、木屑、麥麩等栽培原輔料受淹,待天氣晴朗后,及時攤晾、暴曬后保存?zhèn)溆?,建議與未被水淹的原輔料摻用,提高下季菇的栽培產量。正在生產的培養(yǎng)料晾曬降濕后增加石灰用量,重新用于生產。
出菇期的菌袋受淹,將菇蕾摘除,用清水沖洗干凈表面污泥,將菌袋內積水控干,用1%的石灰水進行表面消毒,加強通風降溫,待菌絲恢復后繼續(xù)進行出菇管理。
正在發(fā)菌的菌袋,泡水較輕的用清水沖洗干凈表面污泥,將袋直立刺孔,排出袋內多余水分,并用石灰水噴灑表面,將菌袋轉移至陰涼、干燥、通風、避光處繼續(xù)發(fā)菌。
泡水較重不能繼續(xù)培養(yǎng)的,盡快趁晴好天氣將袋內原料倒出晾曬干后保存?zhèn)溆?。已經發(fā)滿的菌袋,用清水沖洗干凈表面污泥后,噴灑殺蟲殺菌劑,并在菌棒頂端劃口,將菌袋內積水排出,使受損菌絲恢復生長。河南省春栽香菇量大,當前正處于菌袋越夏階段。如果菌袋受淹,及時用清水將袋上泥土沖洗干凈,并排出袋內積水后上架,在菇棚撒石灰粉并用殺菌劑消毒,加強通風和遮陰,降低越夏場所溫度,繼續(xù)進行越夏管理。
香菇菌袋受損或振動后容易現(xiàn)蕾,沒有受損的菌袋盡量少搬動,受損斷裂的菌棒用竹簽對接。對于已經出菇的菌袋,做好降溫等管理工作,提高香菇產品質量。對于地栽香菇,要將洪水沖出的菌棒及時埋好,覆蓋未受雨水浸泡、相對干凈的土壤,繼續(xù)出菇管理。
受洪水浸泡的菌種存在極大的感染風險,均不能作為后續(xù)栽培用種,可按照菌袋管理方法進行排水增氧,
用作出菇菌袋。未受洪水浸泡的菌種,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也存在感染風險,要密切觀察,發(fā)現(xiàn)感染要及時挑出。
洪水過后極易發(fā)生病蟲害,要采取合理措施預防病蟲害大規(guī)模發(fā)生,可用5%石灰水、800~1000倍液的高效綠霉凈(或美帕曲星)或30ppm的農用鏈霉素等殺菌劑進行病害防控,可用低毒低殘留殺蟲劑噴施結合物理防治(紗網、黃板、誘蟲燈等)進行蟲害防控。受災的菌棒菌絲脆弱,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遇高溫天氣,要加強通風、降溫,避免高濕高溫造成菌袋感染。
洪水過后極易發(fā)生病蟲害,要采取合理措施預防病蟲害大規(guī)模發(fā)生,可用5%石灰水、800~1000倍液的高效綠霉凈(或美帕曲星)或30ppm的農用鏈霉素等殺菌劑進行病害防控,可用低毒低殘留殺蟲劑噴施結合物理防治(紗網、黃板、誘蟲燈等)進行蟲害防控。受災的菌棒菌絲脆弱,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遇高溫天氣,要加強通風、降溫,避免高濕高溫造成菌袋感染。
8月河南省信陽、南陽等地仍然處于高溫期,加上近期持續(xù)暴雨,高溫高濕疊加導致細菌、霉菌繁殖能力增強,菌棒污染率加重。對春栽香菇越夏、高溫菇出菇管理、秋栽香菇生產、秋季栽培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對于受災較輕、完好的香菇菌棒,當前還要繼續(xù)做好降溫管理,要加強通風排濕,尤其是早晚增大通風量,促進菌棒失去多余水分,保持棒溫不高于30℃為佳。
搶救出來的香菇、高溫平菇、木耳等菌棒(袋)普遍含水量較大,嚴防棚內高溫,防止菌袋雜菌感染。利用早晚時間掀棚進行強制性通風換氣,保持通風良好,促進出菇,降低棚內濕度,出菇后防止死菇。靈芝進入孢子收獲期,減少通風,保持棚內干燥。
工廠化企業(yè)、菌種企業(yè)、菌包生產企業(yè)大多以熟料栽培為主,暴雨過后應及時檢查無菌接種車間,更換空氣濾網,通風除濕,保持室內干燥。生產場地、培養(yǎng)車間在除濕的同時增加消毒頻率及方法,減少污染。
立秋之后,進入秋季食用菌生產旺季。菌棒受淹無法補救的基地要抓住食用菌秋季生產的關鍵時期,根據(jù)市場及生產能力科學和合理安排品種。
當前河南省仍然處于汛期,嚴禁在河床周邊、泄洪區(qū)建設食用菌生產基地:菌種廠、菌棒廠、出菇基地。食用菌生產基地周邊配套必要的排水溝渠,汛期到來前,清理好生產場所的所有排水溝,以保持排水順暢;強化菇棚建設規(guī)范,加固大棚骨架、頂部遮陽設施,具備
防震、防風、防雨、防高溫能力,防止菇棚倒塌;規(guī)范安全用電,排查設備及線路安全,保證汛期用電及設備安全。
管理部門、企業(yè)、合作社、規(guī)?;a基地要進一步強化保險意識。對于秋冬季保險范圍要涵蓋菌包、菌種、設備、設施等,探索并建立政府、企業(yè)和菇農聯(lián)合投保機制,減少因自然災害導致的生產損失。
豫西南山區(qū)有種植香菇等木腐菌的習慣,高溫香菇、春栽香菇菌棒受損較重,菌棒無法補救的合作社及種植戶可以考慮改種秋栽香菇,及時向制棒企業(yè)預定菌棒,也可以自行購置菌種、原料,組織生產自救,秋栽香菇的制棒時間為7月底-9月初,菌棒規(guī)格為20-22×58cm的聚乙烯袋。平原區(qū)是平菇、雙孢蘑菇的主產區(qū),大球蓋菇、羊肚菌、雞樅菌、香菇等也有少量種植。草菇是高溫品種,原料來源廣泛,栽培周期僅為1-2個月,周期短,8月可以安排種植。
7月19日~21日河南省以鄭州市為中心暴雨區(qū),短時降雨遠超歷史極值,對新鄉(xiāng)市平原新區(qū)食用菌試驗示范基地,豫西食用菌重點生產區(qū)域,以及豫東、豫南區(qū)域和新鄉(xiāng)、鶴壁等地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都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洪水尚未完全褪去,針對當前的強降雨對河南省食用菌生產造成較大危害,食用菌產業(yè)生產該如何采取補救措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近日,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副研究員、省食用菌協(xié)會會長康源春主任提出,食用菌種植戶待恢復生活和交通后,要積極開展生產自救,補救菇棚菌袋,防范極端高溫,考慮到很多菇棚有保溫保濕設備,一定加強用電安全檢查。同時,他給出了如下指導意見:
及時排除積水,避免菇棚傾斜和倒塌;做好菇棚清淤,檢查、加固、修理受損菇棚,排除生產隱患。
做好菌袋清理工作。盡可能收集被雨水沖走的菌袋,單獨集中存放。對受災較輕的菌袋,清理后及時上架,減少擺放數(shù)量,加強通風,使菌袋水分盡快降到合適的含量;對受災較重的菌袋,盡量分開擺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對袋子再次進行刺孔排濕(具體刺孔數(shù)量要根據(jù)進水多少靈活掌握),為秋季正常出菇打好基礎。
對受災菇棚進行消毒處理,盡最大努力做好生產場地周邊環(huán)境衛(wèi)生,避免病蟲害與各類雜菌的爆發(fā)。
做好產品質量和檢疫工作,不能讓問題產品流入市場。
投有農業(yè)商業(yè)保險的食用菌生產企業(yè)和個人,要積極上報保險公司,做好災后理賠工作。
河南省大范圍的強降雨暫時停止,但康源春主任提醒廣大食用菌種植戶,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一方面,積極采取措施預防暴雨的再次來襲,另一方面,預防極端高溫的危害。
對此,他建議,密切關注菌袋內培養(yǎng)料的溫度和濕度變化,一旦超過30℃,及時噴水降溫并加強通風,避免高溫缺水導致菌絲萎縮死亡;鑒于前段時間的暴雨大風天氣,檢查菇棚遮陽網的牢固程度和遮陽效果,防止部分區(qū)域暴露。
河南省是食用菌生產大省,食用菌產量和產值連續(xù)18年位居全國第一,連續(xù)強降雨給全省農業(yè)生產帶來了較大影響。自7月25日起,國家食用菌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河南食用菌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團長、河南農業(yè)大學申進文教授就帶著他的團隊馬不停蹄地趕赴輝縣市、中牟縣、滎陽市等災區(qū)一線,為食用菌種植大戶的蘑菇“會診”。
7月29日,申進文教授來到滎陽市高村鄉(xiāng)史坊村食用菌種植大戶秦廣闊的大棚。遭暴雨襲擊,他的11個食用菌大棚里淤泥遍地,大棚旁被沖出一條河溝?!斑@些出菇后的廢棄菌袋得趕緊清理掉,時間長了會成為感染源,雜菌孢子會通過空氣傳播感染其他菌袋?!鄙赀M文教授對秦廣闊說。
“我和申老師是老相識了,平常有啥問題總會向他請教,昨天一打電話,今天他就過來了。”秦廣闊說。遭暴雨襲擊,他的11個食用菌大棚淤泥遍地,大棚旁被沖出一條河溝。
不幸中的萬幸,老秦的冷庫沒有損毀,制作的40萬根枝條栽培種保存完好。在申進文的建議下,秦廣闊找人清理大棚里的淤泥,購買麩皮、白灰、玉米芯等原輔料,抓緊時間制作新菌袋。
滎陽市王村鎮(zhèn)仁里村王三的食用菌大棚里,兩臺大功率風扇正在吹風降溫,700多個平菇栽培種袋整齊地碼著,菌袋里偶爾還會有水往下滴。
“你這個自救方法很好,受損受潮的菌袋一定要保持通風、降溫降濕,可等菌絲滿袋后直接出菇。”申進文表示,洪水浸泡后菌袋內極易感染雜菌,千萬不能再當菌種用,否則會引起栽培袋大批感染,造成更大的損失。
比起秦廣闊和王三,鞏義市河洛鎮(zhèn)寺灣村張奇明的香菇種植大棚的損失要大得多。4萬袋菌袋被洪水沖得遍地都是,大棚內淤泥七八十厘米厚,冷庫、消毒滅菌車間、裝袋車間全部損毀。
“這些菌袋沾了泥巴,還能用嗎?”張奇明有些焦急地問。他眼中布滿血絲,顯然這幾天都沒睡好覺了。
“泡水較輕的,可以用清水沖洗干凈表面污泥,將菌袋直立,用針尖扎幾個孔,排出袋內多余水分,并用石灰水噴灑表面,將菌袋轉移至陰涼、干燥、通風、避光處繼續(xù)培養(yǎng)。泡水較重不能繼續(xù)培養(yǎng)的,要盡快趁晴好天氣將袋內原料倒出晾曬干后保存?zhèn)溆??!鄙赀M文握了握張奇明的手,同情中更有鼓勵。
河南省是食用菌生產大省,食用菌產量和產值均連續(xù)18年位居全國第一。連續(xù)強降雨給我省農業(yè)生產帶來了較大影響,省農業(yè)農村廳及時下發(fā)災后農業(yè)生產技術指導意見,組織河南農業(yè)大學、省農科院等單位的專家趕赴災區(qū)一線指導農業(yè)救災。
下午4點,申進文和團隊成員終于有時間能吃口午飯了,他們拿出車上備好的面包就著礦泉水狼吞虎咽?!疤爝€早,咱們再去鞏義幾家食用菌種植大戶那里看看吧?!鄙赀M文和他的團隊又出發(fā)了。
因盧氏7月23日遭遇上游降雨泄洪,7月24日上午,三門峽市農科院食用菌團隊一行4人,趕赴盧氏縣徐家灣鄉(xiāng)徐家灣村、杜關鎮(zhèn)崔家溝村、雙龍灣鎮(zhèn)龍駒村查看食用菌受災情況,并與企業(yè)共同制定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
2019年以來,三門峽市農科院食用菌團隊定點服務了盧氏縣譽佳專業(yè)合作社徐家灣出菇基地和林海興華杜關出菇基地。據(jù)現(xiàn)場了解,林海興華杜關出菇基地沒有受到此次水災影響,正常開展生產活動。譽佳專業(yè)合作社徐家灣“四優(yōu)四化”基地受災較重,受損大棚44個,約440萬元左右,受損菌棒49萬棒,約250萬元。專家團隊與基地負責人一起通過查看現(xiàn)場地勢地形、菌袋遭洪水浸泡情況,結合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關于洛河洪水汛情通報》和近期天氣預報,提出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
一、密切注意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關于洛河洪水汛情通報》和近期天氣預報,確保人員和財產安全。
暴雨過后,要盡快進行水道的疏通,及時將棚內水分排出大棚外,避免棚架立柱長時間浸泡,造成菇棚傾斜或倒塌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及時排出棚內積水,減少和避免積水浸泡菌袋和浸泡時間。
洪水退后,大棚內都將存留很多的淤泥,這些淤泥不僅泥濘,還存在很多雜菌和蟲害的隱患,因此不能繼續(xù)存放在大棚內,無論工作有多忙,都最好第一時間清理出去,并做好排水溝,確保排水暢通。
清理好大棚以后,如果菌棒被水浸泡過,需要第一時間用清水將菌袋沖洗干凈,并擺放到架子上,在適宜的溫度下對袋子再次進行刺大孔(具體刺孔數(shù)量要根據(jù)進水多少靈活掌握),為秋季正常出菇打好基礎。但要避免長時期堆放,以免發(fā)熱燒菌。
注意檢查大風大雨對棚架和遮陰網的損壞情況,及時加固內外棚架,及時縫合修復遮陰網,避免天晴之后漏光損傷菌袋。
注意檢查做好行車安全和用電安全。
7月27日,河南省食用菌產業(yè)技術體系新鄉(xiāng)綜合試驗站站長李峰帶領團隊積極主動深入災區(qū)一線指導恢復生產。首先,他們來到輝縣市拍石頭鄉(xiāng)圪道村的旭帆食用菌種植合作社,針對香菇菌棒災后恢復管理,專家們建議:一是將清理出的菌棒用自來水(禁用雨水、河水)沖洗干凈,再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噴灑表面后,移至陰涼、干燥、通風、避光的場所堆放,嚴禁在太陽光下暴曬。二是對吸水過多的香菇菌棒,及時瀝去多余水分,初步晾干后選擇陰天或晴天的早、晚低溫時間段,對菌棒進行刺孔通氣,散去棒內多余水分,增加料內氧氣供應,促進菌絲恢復生長。合作社負責人王科對專家提供的應急管理措施表示十分感謝,并決心按照專家的技術指導,加速香菇菌棒災后管理,做好快速恢復生產。技術指導后,專家們?yōu)楹献魃缭浟藘r值300元的食用菌場地專用消毒劑,用于大棚等場地殺菌。
隨后,專家們來到輝縣市高莊鄉(xiāng)土樓村的鵬宇香菇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指導暴雨災后食用菌場地清理殺菌工作,專家指出:一要盡快進行水道的疏通,及時將棚內水分排出,避免棚架立柱長時間浸泡,造成菇棚傾斜或倒塌現(xiàn)象的發(fā)生。二要將生產場所內的淤泥、廢料等雜物清理干凈,并用漂白粉或食用菌場地消毒劑噴灑、擦洗地面和墻壁,通風除濕干燥后再。三要做好病蟲害防控,及時清除菇場周圍的雜草、雜物,四周用漂白粉、場地消毒劑和殺蟲劑等進行統(tǒng)一殺蟲、消毒1~3次。為做好徹底殺菌工作,專家們向合作社捐贈價值300元的食用菌場地專用消毒劑,幫助做好場地清潔殺菌。此次災后生產應急指導,增強了合作社災后重建的信心,將幫助他們最大程度降低經濟損失,減輕災害對食用菌產業(yè)的不利影響。
7月29日,針對近期強降雨對春栽香菇越夏管理造成不利影響,河南省食用菌產業(yè)技術體系信陽綜合試驗站站長張應香帶領團隊成員到浉河區(qū)春栽香菇基地,針對香菇越夏管理開展技術指導。
團隊一行4人來到信陽市浉河區(qū)譚家河鄉(xiāng)信譚食用菌合作社,了解基地香菇生產受強降雨影響的情況。該基地以種植春栽香菇為主,今年同往年一樣種植規(guī)模6萬棒,目前正在越夏管理過程中。通過現(xiàn)場詢問得知,近期持續(xù)下暴雨對香菇越夏管理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雖然通過及時排水,菌棒沒有被浸泡或沖走,但是地面有少量積水,土壤濕度大,擺在底層菌棒含水量偏高。針對基地情況,團隊對合作社提出幾點指導性建議:首先,要加強通風,尤其是早晚增大通風量,促進菌棒失去部分水分,噴淋降溫時要盡量避免在棚內進行,防止噴淋水進入袋內,防止高溫高濕引起爛袋。其次,針對馬上進入信陽常年極端高溫天氣時段的情況,當前還要繼續(xù)做好香菇越夏棚降溫管理,陰雨天氣過后還會出現(xiàn)極端高溫天氣,不可麻痹大意,要保持棒溫不高于30℃為佳,采取雙層或三層遮陽網降溫時,層網間距要在50cm以上。同時,要加強越夏棚四周遮陰,防止陽光曬傷菌棒。
隨后,團隊成員一行又來到浉河區(qū)董家河鄉(xiāng)了解秋栽香菇生產備料情況。由于前段時間陰雨天氣較多,氣溫較往年偏低,秋栽香菇種菇戶都在忙于粉粹木屑,準備拌料裝袋接種香菇。團隊成員針對這個現(xiàn)象提出建議:首先,當前信陽仍然處于汛期,粉料后要做好防雨措施,防止雨水沖泡木屑,引起雜菌感染。其次,夏季高溫時段還在持續(xù),不可過早裝袋接種,防止高溫燒菌,接種要在8月中旬開始為佳。
此次災后開展技術服務活動,受到合作社和菇農的歡迎和肯定。他們表示,在這關鍵時刻為我們指導,及時針對性地提出補救應對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不然今年又白忙。
7月20日,鄭州及周邊地區(qū)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對當?shù)氐霓r業(yè)生產帶來嚴重影響,2021年7月26日,河南省食用菌產業(yè)技術體系鄭州綜合試驗站團隊成員一行四人到滎陽示范基地了解菇農受災情況,給予一定的技術指導,做好災后應急工作,將損失降到最低。
在南周村,平菇種植戶徐師傅家的菇棚被暴雨沖塌,地面出現(xiàn)嚴重塌方,而且塌方處還有很大的孔洞,團隊成員建議他們一定注意防止二次塌方。鑒于菇棚進水較嚴重,目前積水已退,但地面較濕,提醒他們一定等地面完全干燥后再對菇棚進行維修再生產。在何師傅家,暴雨來臨時棚里還有處于出菇后期的菌棒,有一大部分被雨水沖倒,一部分菌棒泡水,等待清理菌棒后開始準備秋季種植;在高村,鄭州秦掌柜農產品有限公司菇棚地面有坍塌,菇棚進水,目前地面濕度太大,原計劃制棒進棚的時間也不得不推遲;王師傅家受災最嚴重,菌絲即將長滿的栽培種全部被雨水浸泡,發(fā)菌的菌袋進水,吊牌被沖走,品種混淆,裝袋機,粉碎機都被雨水浸泡,對之后的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因當前并不是平菇出菇旺季,所以整體造成的損失較小,但暴雨導致的菇棚潮濕和損毀也為秋季生產帶來影響。本團隊成員提供了相關應急措施,告知及時清潔生產環(huán)境、棚室加固與維修以及后續(xù)食用菌生產管理注意事項。
后記:災情發(fā)生之后,河南食用菌行業(yè)專家們第一時間下基地現(xiàn)場指導菇農生產自救補救,為生產恢復建言獻策。在中原大地,我們看到專家們冒著酷暑,頂著烈日在菇棚們穿梭,為菇農送來“及時雨”,助力災后食用菌生產恢復,減輕經濟損失。他們無愧于新時代菌業(yè)楷模,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菌業(yè)專家的初心與擔當。(部分內容整理自河南省食用菌產業(yè)技術體系)
7月中旬以來,河南遭遇極端特大暴雨,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河南多地食用菌大棚在這次洪災中嚴重損失。長期以來,個體菇農種植食用菌往往“靠天吃飯”。對于洪水、干旱、臺風等極端天氣,菇農難以抵御。一旦受災,往往菇農就會遭受很大的經濟損失。
農業(yè)保險是幫助菇農抵御自然災害風險的有效手段。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農業(yè)保險政策,在一些食用菌主產區(qū),食用菌也被納入了參保產品,能夠讓投保菇農擺脫“看天吃飯”“看市場吃飯”,穩(wěn)定投保菇農的種菇收益預期,讓菇農種菇心里有底,敢于種菇、愿意種菇。河南這次洪災,讓盧氏縣益佳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徐家灣鄉(xiāng)種植基地被淹,基地內44個大棚、近50萬袋食用菌全部受損,損失慘重。由于該合作社參與了農業(yè)保險,人保財險三門峽盧氏支公司接到合作社報案后,組織查勘人員趕到受災現(xiàn)場,第一時間將災情逐級上報省、市分公司。在省、市、縣三級工作人員的聯(lián)動配合下,給予該合作社賠款共計93.72萬元,減輕了受災損失,緩解了該合作社的經濟壓力。
毋庸置疑,農業(yè)保險是一項利農惠農的好政策,實行“誰受災補給誰”的原則,防止惠農資金“吃大鍋飯”,讓受災菇農真正受益。不過,據(jù)調查,經過多年發(fā)展,雖然菇農保險意識普遍提高,但投保菇農呈現(xiàn)兩極分化。個體種植戶投保意愿低,更愿意參加繳費較低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而相對于規(guī)模較大的合作社、工廠化生產企業(yè)來說,面臨的生產經營風險大,參加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需求非常強烈。這是食用菌產業(yè)由傳統(tǒng)種植向工廠化生產轉型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
目前,食用菌產業(yè)一家一戶傳統(tǒng)種植仍占主導,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大多數(shù)保險公司都沒有相應的食用菌保險險種,即使在一些食用菌基地縣專門有食用菌險種,但當菇農遇到自然災害,保險公司實地估評損失,在界定理賠范圍上也會遇到責權不清的問題,導致菇農應得的理賠金額拿不到手,這就是很多菇農對參保不積極的原因所在。目前農業(yè)險體系中,有的環(huán)節(jié)沒有建立或不完善,有的還停留在地方探索階段。相比其他財產保險,農業(yè)保險本身就含有防范大災的內容,但總體而言,觸發(fā)大災理賠的門檻較高,同時還存在著賠付不多、責任認定困難等問題。
要推進食用菌種植險在行業(yè)內的推廣,讓更多的菇農不因大災而返貧,提高菇農抗風險能力及生活水平,保險公司要與政府相關部門聯(lián)合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政策性食用菌種植保險宣傳,讓廣大食用菌種植農戶了解食用菌種植保險政策依據(jù)、參保條件、保障范圍、理賠標準和賠償兌現(xiàn)等內容,認識到食用菌種植保險有“繳小錢、保大災”的巨大作用。同時,保險公司應不斷改進承保、理賠流程,減少漏洞,減少道德風險和系統(tǒng)風險,達到合理防范風險的目的。